{"rows":[{"docTypeName":"接口文档","checkOpen":0,"docId":836,"docTypeId":855,"docDepth":1,"content":"

模具接口文档

","checkLevel":0,"contentText":"模具接口文档","chapterName":"接口文档","addTime":"2022-07-10 11:36:45","updateTime":"2022-07-10 11:40:31"},{"docTypeName":"接口列表","checkOpen":0,"docId":837,"docTypeId":857,"docDepth":1,"content":"

模具接口列表

","checkLevel":0,"contentText":"模具接口列表","chapterName":"接口列表","addTime":"2022-07-10 11:43:35","updateTime":"2022-07-10 11:50:25"},{"docTypeName":"二、\t安装设置与步骤","checkOpen":0,"docId":33,"docTypeId":38,"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二、安装设置与步骤

本章为操作系统安装及配置章节,其中磁盘空间部分因文档撰写过程中的条件限制,并未严格按本文规划内容进行,对于生产环境,请务必按照上文规划章节进行操作。

注:如服务器未配备光驱或客户现场无显示器以接入服务器,请参考附录4.1节利用服务器的iLo/IPMI/IMM口进行下列章节操作。

BIOS设置 以IBM x系列为例,在系统结束硬件自检加载完固件后,在以下界面中按F1进入BIOS设置界面:  \"1547524822128001145.jpg\"

对于 IBM x3860 x6以上版本,建议关闭UEFI,采用 Legacy Only 选项启动系统。设置启动顺序为光盘优先,如未安装系统,可跳过此步。

RAID卡设置 \n 强烈要求本地磁盘必须做成 RAID1/10/01/5中的一种冗余模式,具体过程略;

安装操作系统 以Oracle Enterprise Linux (OEL) 7.4为例,演示系统安装配置过程:  \"1547524865232048923.jpg\"

选择 Install Oracle Linux 7.4 回车继续;

\"1547530540076098484.jpg\"

语言保持默认,然后 Continue;

\"1547530732266014138.jpg\"

选择 DATE、TIME进入时间和日期设置;

\"1547530880471068934.jpg\"

择所在时区,如 Asia/Shanghai,并设置时间;

\"1547530888688095344.jpg\"

设置时间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选择 SOFTWARE SELECTION 进入安装包选择页面,并勾选所需包;

\"1547530899597019213.jpg\"

勾选其他所需的包;

\"1547530914706093258.jpg\"

勾选其他所需的包;

\"1547530923580081520.jpg\"

选择好安装包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里选择 KDUMP进入KDUMP 设置页面,取消勾选 Enable kdump;

\"1547530932580030315.jpg\"

设置好 KDUMP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里选择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进入安装盘选择页面,选择 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

\"1547530942202088970.jpg\"

然后点击+添加一个/boot,要求最少 200MB,推荐 400MB;  \"1547530950798098666.jpg\"
添加一个swap分区,本例为添加一个8GB的 swap,具体大小参考 1.3.2 节规划建议;
 \"1547530990290047797.jpg\"

剩余磁盘空间分配; 本例简单创建为一个ext4的LVM,如系统磁盘较大,可进一步细化出/var、/home、/tmp、/opt 等分区,比如都给32GB等;  \"1547531002264034230.jpg\"

结束后就会准备进行格式化,点击 Accept Changes 将开始格式化磁盘头;  \"1547531011321079559.jpg\"

确认设置好后,点击 Begin Installation 开始安装系统;  \"1547531019859097854.jpg\"

开始安装后可以对 root 进行密码初始化设置,创建新用户等;

\"1547531028735035516.jpg\"

安装过程如上图。等待安装结束重启,进入安装后的系统初始设置;

\"1547531041684012700.jpg\"

安装完第一次重启(自动弹出光驱或镜像),进入初始设置页面,点击 LICENSE INFORMATION 查看许可协议;

\"1547531050361017534.jpg\"

假装详细阅读了许可协议,并勾选 I accept the license aggrement 同意条款按钮才能继续;

\"1547531062502028193.jpg\" \"1547531190204086265.jpg\"

一路Next即可,界面比以前版本的 Linux 美观多了;

\"1547531089419055132.jpg\"

\"1547531213063044070.jpg\"

 

\"1547531243930072458.jpg\"时区再次确认为 Shanghai, China;\"1547531254814059575.jpg\"可连接到你的 Google、微软等账户,实际生产没什么用,直接 Skip;\"1547531268237040455.jpg\"系统要求新建一个用户,没找到可跳过的选项,随便建一个,正式使用前删掉即可;\"1547531282684036724.jpg\"

\"1547531305496094172.jpg\"

该界面出现,就表示系统基本功能安装成功了;

\"2128.jpg\"

Linux 7的 Getting Started 可简单浏览浏览,到这里系统基本安装就结束了。进入数据库安装前的配置章节。

","checkLevel":0,"contentText":"二、安装设置与步骤\r\n\r\n本章为操作系统安装及配置章节,其中磁盘空间部分因文档撰写过程中的条件限制,并未严格按本文规划内容进行,对于生产环境,请务必按照上文规划章节进行操作。\r\n\r\n注:如服务器未配备光驱或客户现场无显示器以接入服务器,请参考附录4.1节利用服务器的iLo/IPMI/IMM口进行下列章节操作。\r\n\r\nBIOS设置 以IBM x系列为例,在系统结束硬件自检加载完固件后,在以下界面中按F1进入BIOS设置界面: \r\n\r\n对于 IBM x3860 x6以上版本,建议关闭UEFI,采用 Legacy Only 选项启动系统。设置启动顺序为光盘优先,如未安装系统,可跳过此步。 \r\n\r\nRAID卡设置 强烈要求本地磁盘必须做成 RAID1/10/01/5中的一种冗余模式,具体过程略; \r\n\r\n安装操作系统 以Oracle Enterprise Linux (OEL) 7.4为例,演示系统安装配置过程: \r\n\r\n选择 Install Oracle Linux 7.4 回车继续;\r\n\r\n\r\n\r\n语言保持默认,然后 Continue;\r\n\r\n\r\n\r\n选择 DATE、TIME进入时间和日期设置;\r\n\r\n\r\n\r\n选择所在时区,如 Asia/Shanghai,并设置时间;\r\n\r\n\r\n\r\n设置时间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选择 SOFTWARE SELECTION 进入安装包选择页面,并勾选所需包;\r\n\r\n\r\n\r\n勾选其他所需的包;\r\n\r\n\r\n\r\n勾选其他所需的包;\r\n\r\n\r\n\r\n选择好安装包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里选择 KDUMP进入KDUMP 设置页面,取消勾选 Enable kdump;\r\n\r\n\r\n\r\n设置好 KDUMP后,在 INSTALLATION SUMMARY 里选择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进入安装盘选择页面,选择 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r\n\r\n \r\n\r\n然后点击+添加一个/boot,要求最少 200MB,推荐 400MB; \r\n添加一个swap分区,本例为添加一个8GB的 swap,具体大小参考 1.3.2 节规划建议; \r\n\r\n剩余磁盘空间分配; 本例简单创建为一个ext4的LVM,如系统磁盘较大,可进一步细化出/var、/home、/tmp、/opt 等分区,比如都给32GB等; \r\n\r\n结束后就会准备进行格式化,点击 Accept Changes 将开始格式化磁盘头; \r\n\r\n确认设置好后,点击 Begin Installation 开始安装系统; \r\n\r\n开始安装后可以对 root 进行密码初始化设置,创建新用户等;\r\n\r\n \r\n\r\n安装过程如上图。等待安装结束重启,进入安装后的系统初始设置;\r\n\r\n\r\n\r\n安装完第一次重启(自动弹出光驱或镜像),进入初始设置页面,点击 LICENSE INFORMATION 查看许可协议;\r\n\r\n\r\n\r\n假装详细阅读了许可协议,并勾选 I accept the license aggrement 同意条款按钮才能继续;\r\n\r\n \r\n\r\n一路Next即可,界面比以前版本的 Linux 美观多了;\r\n\r\n\r\n\r\n\r\n\r\n \r\n\r\n时区再次确认为 Shanghai, China;可连接到你的 Google、微软等账户,实际生产没什么用,直接 Skip;系统要求新建一个用户,没找到可跳过的选项,随便建一个,正式使用前删掉即可;\r\n\r\n\r\n\r\n该界面出现,就表示系统基本功能安装成功了;\r\n\r\n\r\n\r\nLinux 7的 Getting Started 可简单浏览浏览,到这里系统基本安装就结束了。进入数据库安装前的配置章节。 ","chapterName":"二、安装设置与步骤","addTime":"2019-01-11 13:56:23","updateTime":"2019-08-09 16:31:55"},{"docTypeName":"三、附录","checkOpen":0,"docId":66,"docTypeId":39,"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三、附录

如缺少显示器或者光盘,或者需要记录安装过程截图,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BIOS设置及安装光盘镜像挂载,以便进行系统安装:     

1、下载操作系统ISO镜像文件到本机笔记本电脑;     

2、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JDK(通常为JDK 1.7);     

3、利用网线直连本机笔记本电脑网口和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     

4、本机笔记本IP地址与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处同一个C网网段,常见默认IP服务器iLo/IPMI/IMM口网段地址如图;

     型号            IP地址                   用户名             密 码                
     IBM X系列           192.168.70.125    USERID  

PASSW0RD

   注:0为数字零    

       DELL R系列                 192.168.0.120      root               calvin              
  华为服务器          192.168.2.100    root\n                    root                
   HP DL系列      必须手工接显示器设置

5、打开本机笔记本IE浏览器,输入上表所列IP地址,即可进入管理界面,如IBM x系列显示为:

             \"310.jpg\"        

否则请检查笔记本到服务器的直连网络IP是否设置正确,或者JDK版本是否符合要求。    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自己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以及光驱。        

6、登录后在菜单中选择连接远程桌面即可弹出服务器的当前界面窗口,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使用;  

7、在上一步弹出的显示器窗口上方找到挂载ISO镜像的菜单,并选择自己笔记本的ISO光盘镜像路径,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光驱使用。

","checkLevel":0,"contentText":"三、附录\r\n\r\n如缺少显示器或者光盘,或者需要记录安装过程截图,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BIOS设置及安装光盘镜像挂载,以便进行系统安装: \r\n\r\n1、下载操作系统ISO镜像文件到本机笔记本电脑; \r\n\r\n2、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JDK(通常为JDK 1.7); \r\n\r\n3、利用网线直连本机笔记本电脑网口和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 \r\n\r\n4、本机笔记本IP地址与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处同一个C网网段,常见默认IP服务器iLo/IPMI/IMM口网段地址如图;\r\n\r\n 型号 IP地址 用户名 密 码 \r\n IBM X系列 192.168.70.125 USERID \r\nPASSW0RD\r\n\r\n 注:0为数字零 \r\n\r\n DELL R系列 192.168.0.120 root calvin \r\n 华为服务器 192.168.2.100 root root \r\n HP DL系列 必须手工接显示器设置\r\n\r\n\r\n\r\n5、打开本机笔记本IE浏览器,输入上表所列IP地址,即可进入管理界面,如IBM x系列显示为:\r\n\r\n \r\n\r\n否则请检查笔记本到服务器的直连网络IP是否设置正确,或者JDK版本是否符合要求。 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自己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以及光驱。 \r\n\r\n6、登录后在菜单中选择连接远程桌面即可弹出服务器的当前界面窗口,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使用; \r\n\r\n7、在上一步弹出的显示器窗口上方找到挂载ISO镜像的菜单,并选择自己笔记本的ISO光盘镜像路径,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光驱使用。","chapterName":"三、附录","addTime":"2019-01-11 14:12:08","updateTime":"2019-08-09 18:47:48"},{"docTypeName":"Linux 安装PG数据库","checkOpen":0,"docId":94,"docTypeId":63,"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一、概述

适用范围 : 本文档适用对象为具备一定 Linux/PG 基础知识的人员,在 CentOS Linux 操作系统下安装部署开源 PostgreSQL10(PG或PG10)单机数据库环境。本文档仅适用于 x86 架构 PC server 或虚拟机环境,请挑选相应章节阅读。不适用于 Power/SPARK 等其他架构环境。    

阅读须知 : 本文档排版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需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 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下文字在上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psql>”开头的命令为pg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颜色,请特别留意。

","checkLevel":0,"contentText":"一、概述\r\n\r\n适用范围 : 本文档适用对象为具备一定 Linux/PG 基础知识的人员,在 CentOS Linux 操作系统下安装部署开源 PostgreSQL10(PG或PG10)单机数据库环境。本文档仅适用于 x86 架构 PC server 或虚拟机环境,请挑选相应章节阅读。不适用于 Power/SPARK 等其他架构环境。 \r\n\r\n阅读须知 : 本文档排版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需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 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下文字在上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psql>”开头的命令为pg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颜色,请特别留意。","chapterName":"一、概述","addTime":"2019-01-17 11:24:04","updateTime":"2019-08-23 15:21:10"},{"docTypeName":"一、\t概述","checkOpen":0,"docId":106,"docTypeId":73,"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一、概述

适用范围

文档适用对象为DBA或具备一定Linux/Oracle基础知识的人员,对Oracle Enterprise Linux操作系统下的Oracle 12.2.0.1单机数据库环境进行搭建及初始化配置调整。本文档仅适用于x86架构PC server,不适用于Power/SPARK等其他架构环境。 使用Oracle 12cR2数据库,请留意你的程序驱动版本是否适用于该版本,比如你可能需要更新jdk配套包到jdk7及以上版本(推荐ojdbc8),并采用11.2.0.3及以上版本客户端。

阅读须知

文档排版时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为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下文字在上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SQL”开头的命令为sqlplus中执行的命令;以“RMAN”开头的命令为在RMAN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颜色,请特别留意。

安装规划

在进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装前,请务必先做好安装规划,可参照本节推荐配置进行。本文档从性能、易于维护性以及正版软件成本角度考虑,Oracle数据采用LVM条带化分散IO压力,不采用裸设备、ASM、ACFS或者其他未经条带化的文件系统方式。

","checkLevel":0,"contentText":"一、概述\r\n\r\n适用范围\r\n\r\n文档适用对象为DBA或具备一定Linux/Oracle基础知识的人员,对Oracle Enterprise Linux操作系统下的Oracle 12.2.0.1单机数据库环境进行搭建及初始化配置调整。本文档仅适用于x86架构PC server,不适用于Power/SPARK等其他架构环境。 使用Oracle 12cR2数据库,请留意你的程序驱动版本是否适用于该版本,比如你可能需要更新jdk配套包到jdk7及以上版本(推荐ojdbc8),并采用11.2.0.3及以上版本客户端。\r\n\r\n阅读须知\r\n\r\n文档排版时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为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下文字在上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SQL”开头的命令为sqlplus中执行的命令;以“RMAN”开头的命令为在RMAN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颜色,请特别留意。\r\n\r\n安装规划\r\n\r\n在进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装前,请务必先做好安装规划,可参照本节推荐配置进行。本文档从性能、易于维护性以及正版软件成本角度考虑,Oracle数据采用LVM条带化分散IO压力,不采用裸设备、ASM、ACFS或者其他未经条带化的文件系统方式。","chapterName":"一、\t概述","addTime":"2019-01-18 14:41:50","updateTime":"2019-11-05 17:28:53"},{"docTypeName":"二、安装设置与步骤","checkOpen":0,"docId":126,"docTypeId":74,"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二、安装设置与步骤

本章为操作系统安装及配置章节,其中磁盘空间部分因文档编写过程中的条件限制,并未严格按本文推荐规划内容进行,对于生产环境,请务必按照上文规划章节进行操作。  

注:服务器未配备光驱或客户现场无显示器以接入服务器,请参考附录利用服务器iLo/IPMI/IMM口进行下列章节操作。    

BIOS设置    

以IBM x系列为例,在系统结束硬件自检加载完固件后,在以下界面中按F1进入BIOS设置界面:\"1547885296209093758.jpg\" 对于IBM x3860 x6以上版本,建议关闭UEFI,采用Legacy Only选项启动系统。    

设置启动顺序为光盘优先,如未安装系统,可跳过此步。    

RAID卡设置    

强烈要求本地磁盘必须做成RAID1/10/01/5中的任一种冗余模式,具体过程略。

","checkLevel":0,"contentText":"二、安装设置与步骤\r\n\r\n本章为操作系统安装及配置章节,其中磁盘空间部分因文档编写过程中的条件限制,并未严格按本文推荐规划内容进行,对于生产环境,请务必按照上文规划章节进行操作。 \r\n\r\n注:服务器未配备光驱或客户现场无显示器以接入服务器,请参考附录利用服务器iLo/IPMI/IMM口进行下列章节操作。 \r\n\r\nBIOS设置 \r\n\r\n以IBM x系列为例,在系统结束硬件自检加载完固件后,在以下界面中按F1进入BIOS设置界面: 对于IBM x3860 x6以上版本,建议关闭UEFI,采用Legacy Only选项启动系统。 \r\n\r\n设置启动顺序为光盘优先,如未安装系统,可跳过此步。 \r\n\r\nRAID卡设置 \r\n\r\n强烈要求本地磁盘必须做成RAID1/10/01/5中的任一种冗余模式,具体过程略。","chapterName":"二、\t安装设置与步骤","addTime":"2019-01-18 14:53:38","updateTime":"2019-08-22 12:24:17"},{"docTypeName":"三、\t安装后的补充部署","checkOpen":0,"docId":148,"docTypeId":75,"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三、安装后的补充部署

\n 在安装完OS及数据库基础配置后,通常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初始数据导入操作(数据迁移)及部署备份策略。本章主要讲述在完成数据库安装后数据导入到生产系统的步骤以及RMAN的自动化备份配置。    

Oracle 11g开始,在使用exp/imp对数据进行导出/导入时,会自动忽略未分配Segment的对象(比如空的表)。在进行项目部署时,经常需要将数据导出并导入到新建的生产数据库上,且导出数据中包括空的表或其他空的对象,建议采用数据泵(expdp/impdp)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导出/导入操作。

","checkLevel":0,"contentText":"三、安装后的补充部署\r\n\r\n 在安装完OS及数据库基础配置后,通常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初始数据导入操作(数据迁移)及部署备份策略。本章主要讲述在完成数据库安装后数据导入到生产系统的步骤以及RMAN的自动化备份配置。 \r\n\r\nOracle 11g开始,在使用exp/imp对数据进行导出/导入时,会自动忽略未分配Segment的对象(比如空的表)。在进行项目部署时,经常需要将数据导出并导入到新建的生产数据库上,且导出数据中包括空的表或其他空的对象,建议采用数据泵(expdp/impdp)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导出/导入操作。","chapterName":"三、\t安装后的补充部署","addTime":"2019-01-18 15:01:38","updateTime":"2019-08-22 16:34:57"},{"docTypeName":"四、\t附录","checkOpen":0,"docId":157,"docTypeId":76,"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四、附录

缺少显示器或者光盘,或者需要记录安装过程截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BIOS设置及安装光盘镜像挂载,以进行系统安装:

1、下载操作系统ISO镜像文件到本机笔记本电脑;

2、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JDK(通常为JDK 1.7);    

3、利用网线直连本机笔记本电脑网口和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    

4、设置本机笔记本IP地址与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处在同一个C网网段,常见默认P服务器iLo/IPMI/IMM口网段地址:

型号

IP地址

用户名

密码

     IBM X系列

 192.168.70.125

\n                    USERID

                 PASSW0RD                  (注: 0为数字零,不是字母O)

        DELL R系列

192.168.0.120

   root

calvin

       华为服务器

192.168.2.100

  root

\n root

      HP DL系列

必须手工接显示器设置



5、打开本机笔记本IE浏览器,输入上表所列IP地址,即可进入管理界面,否则请检查笔记本到服务器的直连网络IP是否设置正确,或者JDK版本是否符合要求。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自己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以及光驱;    

6、登录后在菜单中选择连接远程桌面即可弹出服务器的当前界面窗口,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使用;    

7、在上一步弹出的显示器窗口上方找到挂载ISO镜像的菜单,并选择自己笔记本的ISO光盘镜像路径,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光驱使用。

","checkLevel":0,"contentText":"四、附录\r\n\r\n缺少显示器或者光盘,或者需要记录安装过程截图,通过以下方式进行BIOS设置及安装光盘镜像挂载,以进行系统安装:\r\n\r\n1、下载操作系统ISO镜像文件到本机笔记本电脑;\r\n\r\n2、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JDK(通常为JDK 1.7); \r\n\r\n3、利用网线直连本机笔记本电脑网口和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 \r\n\r\n4、设置本机笔记本IP地址与服务器iLo/IPMI/IMM网口处在同一个C网网段,常见默认P服务器iLo/IPMI/IMM口网段地址:\r\n\r\n\r\n型号\r\n\r\nIP地址\r\n\r\n用户名\r\n\r\n密码\r\n\r\n\r\n IBM X系列\r\n\r\n 192.168.70.125\r\n\r\n USERID\r\n\r\n PASSW0RD (注: 0为数字零,不是字母O)\r\n\r\n\r\n DELL R系列\r\n\r\n192.168.0.120\r\n\r\n root\r\n\r\ncalvin\r\n\r\n\r\n 华为服务器\r\n\r\n192.168.2.100\r\n\r\n root\r\n\r\n root\r\n\r\n\r\n HP DL系列\r\n\r\n必须手工接显示器设置\r\n\r\n\r\n\r\n\r\n5、打开本机笔记本IE浏览器,输入上表所列IP地址,即可进入管理界面,否则请检查笔记本到服务器的直连网络IP是否设置正确,或者JDK版本是否符合要求。输入用户名密码后自己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以及光驱; \r\n\r\n6、登录后在菜单中选择连接远程桌面即可弹出服务器的当前界面窗口,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显示器使用; \r\n\r\n7、在上一步弹出的显示器窗口上方找到挂载ISO镜像的菜单,并选择自己笔记本的ISO光盘镜像路径,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即可充当光驱使用。","chapterName":"四、\t附录","addTime":"2019-01-18 15:04:39","updateTime":"2019-08-22 17:30:29"},{"docTypeName":"一、\t概述","checkOpen":0,"docId":171,"docTypeId":31,"docDepth":1,"docOrder":1,"content":"

一、概述

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对象为或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人员,对操作系统下的双节点在环境下部署及初始化配置调整。本文档仅适用于 x86 架构 PC server,不适用于等其他架构环境。使用Oracle 12cR2数据库,请留意你的应用程序驱动版本是否适用于该版本,比如你可能需要更新jdk配套包到jdk7及以上版本(推荐ojdbc8),并采用11.2.0.3及以上版本客户端。    

阅读须知

文档在排版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为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上文字在下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SQL>”开头的命令为sqlplus中执行的命令;以“RMAN>”开头的命令为在RMAN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开头为命令注释,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斜体字或特殊颜色标注,请特别留意。 需要额外注意空格问题,如果通过复制命令方式,那么多出或少去一个空格、中英文标点错误都可能导致命令出错,请严格审查命令执行效果。 在进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装前,请务必先做好安装规划,可参照本节推荐配置进行。

注意:\n 为能让更多基础薄弱的朋友能够对集群更加了解,本文档尽可能详尽写明部署过程, 全文可能会略显繁琐,为节约时间也可挑选所需章节阅读。

","checkLevel":0,"contentText":"一、概述\r\n\r\n适用范围\r\n\r\n本文档适用对象为或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人员,对操作系统下的双节点在环境下部署及初始化配置调整。本文档仅适用于 x86 架构 PC server,不适用于等其他架构环境。使用Oracle 12cR2数据库,请留意你的应用程序驱动版本是否适用于该版本,比如你可能需要更新jdk配套包到jdk7及以上版本(推荐ojdbc8),并采用11.2.0.3及以上版本客户端。 \r\n\r\n阅读须知\r\n\r\n文档在排版需要输入的命令统一以方框作为边框。使用本文档进行日常操作,为区分不同操作系统用户及数据库操作内容;因条件限制,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并未严格按照生产环境所需存储容量进行配置,这部分内容均在文档中进行了标注。对于实际生产环境,请严格遵守本文档所列事项,务必按照生产环境所要求的标准进行配置;下文在图文编排过程中,如未特别指出,默认依照图片在上文字在下的方式进行排版,即图片上方的文字为对图片的补充说明;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开头的命令为在操作系统中以非root用户执行的命令;以“SQL>”开头的命令为sqlplus中执行的命令;以“RMAN>”开头的命令为在RMAN中执行的命令;vi后如无特别指出,为vi需要编辑器添加的文本内容;“#”开头为命令注释,关键字或者变量将辅以斜体字或特殊颜色标注,请特别留意。 需要额外注意空格问题,如果通过复制命令方式,那么多出或少去一个空格、中英文标点错误都可能导致命令出错,请严格审查命令执行效果。 在进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装前,请务必先做好安装规划,可参照本节推荐配置进行。\r\n\r\n注意: 为能让更多基础薄弱的朋友能够对集群更加了解,本文档尽可能详尽写明部署过程, 全文可能会略显繁琐,为节约时间也可挑选所需章节阅读。","chapterName":"一、\t概述","addTime":"2019-01-19 09:06:18","updateTime":"2019-11-05 17:30:15"}],"pageIndex":1,"total":391,"pageCount":40,"success":true}